第七百六十六章 寻找方向
异星遗迹猎人 by 暗尘弥散
2023-5-10 22:06
瓦莲京娜愣住了。
她明明自己自己只朝雾中退了一步而已……仅仅只有一步!
为什么……这到底是为什么?
自己根本就没有离开“韶江改”护卫舰的残骸多远,可现在渎神者机甲的周围,除了浓郁得宛若实质一般的雾气之外,什么都没有。
就连灰雾森林里随处可见的雾栖木都没有。
原本森林的地面是很崎岖,尤其是在战舰坠毁地点附近,翻开的土壤和地块呈现出了如波浪一般形状……可现在渎神者脚底下的土地却坚实平坦,完全不像受到过冲击的模样。
瓦莲京娜内心的恐惧不断驱使着她,让她产生了一种想要操纵着渎神者逃离这个地方的冲动,但她的理智却是死死地压住了这种冲动——她很清楚,如果因为慌乱而在浓雾里乱跑的话,那她恐怕就再也无法和柯岚他们会合了。
“首先,得弄清楚自己在哪……”
瓦莲京娜让渎神者机甲单膝跪倒在地,双臂向前撑在地上,手指深深地插入泥土之中,摆出了一个类似短跑运动员蹲踞式起跑的姿势。
这个姿势可以让机体稳定地攀附在地面上,就算受到巨力冲击,也不容易失去平衡。
“我不能逃避……我必须控制情绪……”瓦莲京娜紧紧地咬着自己的嘴唇,不断地在心里对自己说道,“不能让恐惧占据我的思维……我需要收集更多的信息……”
她的双手紧握成拳,这几天里因为没有时间修剪而变得稍微有些长的指甲隔着驾驶服的手套陷入了掌心的肉里……在沉默了数秒之后,她毅然打开了渎神者机甲的驾驶舱,翻身跃了出去。
灰色的浓雾顿时将瓦莲京娜娇小的身体所吞噬,她一只手扶着渎神者机甲的外甲,一只手拎着应急工具箱,以机体为中心,慢慢摸索着走了一圈。
她可以清楚地感觉到自己的小腿在打颤,脚踝处也有些发软……尽管脚底踩在平整的地面上,但她总怀疑自己下一步就会失去平衡,摔到在地上。
恐惧主要来源于未知,浓郁的雾气让能见度几乎无限接近于零,在这种环境下,就算有什么东西就在站在你的身边,你也完全察觉不到对方的存在。
对于危险嗅觉十分敏锐的那些人来说,待在这种环境下,简直就是一种煎熬。
擅长高速机动和近身格斗的瓦莲京娜就是一个这样的人,她浑身的肌肉都紧绷着,战斗本能无时不刻都在提醒着她,脑海里对于危险的预警信号一直都没有停下来过。
在绕着机体走完一圈之后,瓦莲京娜当即蹲了下来,她觉得自己整个人都快要虚脱了,高频率的喘息让呼吸面罩里的白雾还没有完全消退下去便又被覆盖了上去,手腕上的生命体征监测器连连报警——瓦莲京娜的心率一度突破了两百,在非剧烈运动的情况下,这种心率是极其不正常的。
“呼……呼……”
瓦莲京娜钻到了渎神者机甲的身下,打开应急工具箱,在完全看不见的情况下将一个金属圆筒摸了出来,固定在了地上。
没多久,一点幽绿色的荧光在金属圆筒的顶部亮了起来,周围浓郁得宛若实质一般的浓雾顿时被驱散了开来。
尽管驱散的半径只有不到一米,但终归是在浓雾之中制造出了一片净空的区域。
“SL-S1型驱雾器”,“SL”的前缀意味着东西是在遗迹里面被发现的,是阿尔法文明的造物而非方舟生产的器具,至于后面的“S”和“1”则是代表“小号尺寸”和“单人使用”的意思。
这种驱雾器的数量很稀少,以柯岚的权限,在不惊动其他不死船员会成员的情况,也仅仅只搞了两个而已,一个在三十三的身上,一个则是留在瓦莲京娜的应急工具箱里。
相比方舟制造的驱雾器,“SL-S1型驱雾器”的驱散半径更大,净空能力更强……如果是放在红线后五百米深度的地方使用的话,这台驱雾器甚至可以驱散方圆直径一百米区域内的灰雾,但在这里,净空区域的直径才堪堪不到两米。
效果缩水了整整五十倍。
不仅仅是驱散范围,还有持续时间——在五百米深度的地方,“SL-S1型驱雾器”至少可以持续运作两个小时以上……但瓦莲京娜面前的这个金属圆筒顶部的幽绿色荧光正在迅速变得黯淡,按照这个速度,最多再有五分钟,荧光就会彻底熄灭。
而被驱散的浓雾则是会立马卷土重来。
“得抓紧时间……”
瓦莲京娜当即从应急工具箱里找出一把取土专用的筒铲,将其插进了地面。
这种筒铲的原型是旧纪元大名鼎鼎的“洛阳铲”,洛阳铲最早被盗墓贼用来确定古墓的位置和深度,但后来则更多是被考古学者用来进行浅层的钻探作业、辨别土质和地底下的遗址。
从某种角度来说,盗墓和考古其实是有很多共通之处的……至于现在方舟上的那些遗迹猎人,他们干的事情,在这两者之间,反而还要更偏向于盗墓一些。
瓦莲京娜取了不同位置不同深度的数管土壤……土壤,是她目前除了“雾气”之外唯一能进行采集的东西,也是当下这个环境里,仅有的“线索载体”。
这几管土壤都很结实,一点都没有松软的迹象,这基本上可以排除是战舰坠毁地点附近的土壤了——那些被冲击波翻开的土壤就算被再次压实,还是会留下明显痕迹的,而眼前的这几管土壤,显然是很长时间没有被翻动过了。
“韶江改”护卫舰坠入森林的时候动静很大,冲击波至少蔓延到了五百米开外……也就是说,瓦莲京娜现在所处的位置,距离战舰坠毁点,最近也有五百米远的距离。
“五百米……”
瓦莲京娜皱着眉,盯着眼前这几管装在透明聚合物容器里的泥土……她记得很清楚,先前浓雾的边缘距离战舰残骸只有十几米的距离,渎神者机甲后退一步的步伐大概是六到七米,她距离战舰残骸的距离,怎么都不应该超过三十米才对。
“SL-S1型驱雾器”顶部的绿色荧光指示灯已经变成了昏暗的橘红色,并且开始一下一下地闪动了起来,与此同时,周遭的灰雾也开始再度逼拢了过来,眼看就要把瓦莲京娜再一次吞噬进去。
她赶紧收起了土壤标本、应急工具箱和驱雾器,摸索着爬回了渎神者机甲的驾驶舱。
在驾驶舱舱盖闭合的那一瞬间,瓦莲京娜不由得长出了一口气——对她来说,机甲的驾驶舱就是她的“舒适区”。
她并没有选择和渎神者机甲进行全面连接,而是仅仅维持了“半连接”的状态。
所谓的半连接,就是只有一半数量的神经接驳触须和驾驶员的脊髓相连接,在这种状态下,驾驶员可以通过意识对机体发出一些简单的指令,同时自己又丧失对身体的控制权。
但一心两用的结果就是机甲操纵不好,自己的身体也控制不好——瓦莲京娜曾经尝试过在半连接的状态下用餐,结果抖个不停的手指直接勺子捅到了鼻子上,米饭颗粒糊了一脸,而下一秒原本在处在站立状态下的渎神者直接跪倒在地,让原本就已经十分狼狈的她直接把脑袋埋到了餐盘里面。
所幸,这一幕除了要求瓦莲京娜进行“半连接”测试的柯岚和伊凡之外,并没有任何人看见,要不然,绝对可以算得上是一次社会性死亡。
打那之后,瓦莲京娜就再也没有尝试过“半连接”。
为了便于活动,她将驾驶舱里的填充液排空,然后有些笨拙地侧身坐在肉质驾驶座上——“半连接”的感觉很怪异,就像是一个人处在半梦半醒之间,大脑发出的指令有一些会传达给驾驶员自己的身体,有一些则是会传达给和驾驶员进行连接的机体,但在传递过程中,却经常会出现错乱的现象。
就比如说,驾驶员想要伸手挖一下自己的鼻孔,结果驾驶员的手臂没有抬起来,反而是机甲的手臂直接怼在了机体身上;又或者是驾驶员想要控制机甲进行射击,但机甲却纹丝不动,只有坐在机甲内的驾驶员的手指在做着虚空扣动扳机的动作。
但如果只是静坐的话,那倒是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只不过这样一来,这种“半连接”状态就几乎没有实战意义了。
“回放先前的战斗录像。”瓦莲京娜像渎神者机甲下令道,很快,屏幕上便出现了以渎神者机甲为第一视角的战斗画面,正好就是渎神者进行断后,掩护柯岚等人退入灰雾中的那一幕。
瓦莲京娜的瞳孔不由得缩了缩。
她看到,在这个画面,渎神者机甲脚底下的地块还是皲裂破碎的,但就在机甲退入灰雾的过程中,这些皲裂破碎的地块竟是变得模糊不清起来了。
而且……还有一点很关键,直到渎神者机甲退入灰雾之前,扣在机体背部的安全绳,都是完好无损的。
安全绳是在进入灰雾之后被切断的……可是,那些生物兵器不是不会攻击身处雾中的目标么?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是传送?”
也只有传送,才能解释为什么自己会落单、并且来到了一个距离战舰残骸最少也有五百米远的地方了。
“可如果是传送的话……为什么泽珞会没有感应到空间的异常变化?是浓雾隔绝了她的感知能力,还是说……他们也都被传送到了其他的地方?”
瓦莲京娜苦苦思索着,可无论哪一种猜测,都存在着合理性和相对应的疑点,根本无法进行判断。
这对于瓦莲京娜来说有些为难了……她只是一名士兵,而非决策者,哪怕是在加入狩神猎团之后,她所做的最多的时间就是去执行柯岚发布的命令,而不是去思考这类事情。
她的双手有些不听使唤地颤抖着,就连她自己都不知道这种情况是因为恐惧还是因为“半连接”状态的负面作用……亦或是,两者都有。
应急工具箱里的通讯装置她已经全部试过了一遍,没有一样能够在这个地方派上用场的。至于“SL-S1型驱雾器”,其中的残存能量,大概还可以工作十到十五秒——瓦莲京娜有些后悔,刚刚采集土壤样本的时候,她应该进行“盲采”的,大不了就是多取几管样本,而不应该浪费宝贵的驱雾器能源。
这种驱雾器的能源以方舟现有的技术无法进行补充,纯纯的就是一消耗品,用完即抛的那种。
没有驱雾器,在雾里行走甚至连自己的身体都看不见,更别提辨别方向和寻找失散的队友了。
更要命的是,瓦莲京娜现在所处的位置,连一棵可以充当标记物的雾栖木都没有,这些浓雾好像是从虚空中涌来的一样……如果贸然前进,大概率也只会在原地打转。
“浓雾……涌来……”
瓦莲京娜突然像是想到了什么,挣扎着坐了起来,打开了渎神者机甲的驾驶舱盖。
浓雾的灰雾顿时涌了进来,占据了没有被填充液灌满的驾驶舱。
在这个过程中,瓦莲京娜一直在死死地盯着涌进驾驶舱的灰雾——她察觉到,似乎三点钟方向的雾气,涌进来的速度是最快的。
这就说明,那个方向的雾气浓雾是最高的。
“三点钟方向。”瓦莲京娜撕下一张便签,贴在了驾驶舱三点钟方向的位置。
鹅黄色的便签纸很快就被灰雾腐蚀成了灰烬,只留下少量发黑的不粘胶还残留在驾驶舱的内壁上。
刻舟求剑虽然是一个笑话,但在有些场合,却也能发挥出意料之外的作用。
瓦莲京娜控制着渎神者机甲注入填充液,将驾驶舱里的灰雾“挤”了出去,然后又将这个“引雾入瓮”的操作重复了数次。
她最终确定了雾气浓度最高的方向:三点钟偏顺时针方向约四度。